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思想建设>征文

法治引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璋 发布日期:2020-09-22 16:22:15 字体: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更是如惊雷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为市域社会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民进会员与人大干部,本人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过学原著、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所学所思所感,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会了法治在焕发制度生命力、引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一、学以致用推进依法治理入脑入心

行成于思毁于随。法治用制度笼子约束了想法天马行空的随意,市域社会治理的创新需要以思想的“破冰”开启行动的“突围”。

强化理论武装头脑。要深刻认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升个人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准确把握好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关系,力求既能更加自觉、更加善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又能讲好政协民主“中国故事”。

注重实践检验真理。落实省委“彰显省会担当”更高要求,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于人大工作实践的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推动上承“中国之治”的“天线”,下接基层治理“地气”的市域社会治理走向法治化、现代化,为全面推进实力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创新之城、英雄之城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二、行以致远促进依法监督见行见效

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之治”在市域社会治理层面上的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体现在人大监察司法工作中,就是要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是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始终抓住立法质量这个“牛鼻子”,把地方立法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犬吠扰民、犬只伤人、不牵狗绳、未戴嘴套、犬只在户外随意便溺等不文明养犬行为,深入开展《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立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听取意见等形式,充分征求社区爱犬人士、非养犬人士、物业、动物保护组织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深度挖掘制约法规实施的症结所在,合理界定和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论证修法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力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确保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二是注重跟踪法规实施效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安全畅通出行这一民生“关键小事”,加大《南昌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力度,持续跟踪问效道路交通整治情况。从法规宣传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生产销售源头管控、道路交通执法等每一个环节入手,督促公安交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创新举措,启用全国首创的电动车违法抓拍系统,通过电子抓拍加大电动自行车违法处罚力度,采取看录像、抄法规、现场听讲、执勤体验、处罚教育、微信扫码学习等方式,提高法规知晓度,将市域治理现代化提升到更高水平和层次。

三是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借鉴《南昌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的成功经验,以《民法典》这一“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打好《南昌市养犬管理条例》《南昌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南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实施“组合拳”,有效规范和约束社会生活中关注度高的不文明行为,使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遵循。

三、知行合一增进依法资政群策群力

市域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牵涉多个部门职责。然实践中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宽严失度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损法治权威。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沟通协调,统一司法裁判规则。进一步健全公检法司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统一裁判尺度,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司法公正。

二是坚持协作联动,推动依法行政体制构建。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厘清部门职责,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配套,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牢记法治为民初心,将以“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改革相结合,统筹全市律师资源参与到法律援助、法律帮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中,使司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分享文章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